2020.12.04
文/王雅雯 圖/陳冠宇
校友專訪─陳維隆校友
「我在上一間學校二一,其實至今還是不太知道為什麼,我認為我蠻認真讀書的這樣,」陳維隆學長(經濟系95級、科管碩98級畢業)說出存在他心中已久的疑問,也是因為這個人生的小插曲讓當時的他考了轉學考到逢甲大學就讀經濟系並一路讀到科管所畢業。
「所以會到逢甲是不小心的,會讀經濟系也不是計劃內的,」學長神態自若地這麼說,「但後來有機會到台灣大學讀博士班我才覺得『經濟學』是在『跨領域』上面一個很好的基礎,不過這個是我在學校的時候不理解的,」學長對於在學生活侃侃而談,從一開始轉換環境的低潮期一直到大三、大四奮發向上與參加社團接待外國學生的故事,還有丘逢甲紀念館前的拔河柱被拔壞了的事件,以及他在大學時期最印象深刻的兩位老師 ── 王葳老師與彭德昭老師。
甚至不需要我們開口,學長便直接說出了這兩位老師讓他印象深刻的原因,「因為上他的課非常的辛苦的,」講到彭德昭老師,學長總說老師的提問非常的「犀利」,因為老師總是有辦法問到他沒有準備到的部分,「然後才發現原來做一個題目的研究是要這樣子來看的,不是只是把東西收集到而已,」也因為這樣的訓練才讓學長認知到該怎麼樣去看待「做研究」這件事。再說到王葳老師,「因為『經濟數學』對我來說始終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門檻,我修了很多次,」學長後續接著說,也因為這些「磨練」讓他打下非常深厚的底子,而這些功夫都讓他往後在工作上比較能得心應手。
「讀經濟系的時候很難想像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事情,所以對於要在哪一個學科上面比較認真或者是什麼事情是真的有興趣的,其實那樣子的摸索過程,對我來說,比較迷惘一點。」談到在科管所的生活,學長說相對於大學時期對自己未來的迷惘,就讀科管所的期間就是一個讓自己對未來發展慢慢聚焦的過程也獲得了許多的啟發,包含怎麼做研究、怎麼樣發覺問題,所以在唸科管所的時候就比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就讀科管所也讓學長認知到「跨領域」的價值所在,在學期間他與同學們被分成兩組,一組是理工畢業,一組是非理工畢業,然後彼此都要去重修對方的基礎課程,「工科的人就很可愛,他們就一直問我說『為什麼匯率不能定下來就好?』,就是為什麼美金兌台幣不能講好一個比例,然後就這樣子一直下去,為什麼匯率會浮動?為什麼利率會浮動…等等,」而這樣的學習、互動過程讓學長體悟到一件終身受用的硬道理「我們終究會面對專業技術背景不同的人,那要怎麼樣子讓他們可以理解你在想什麼?」
接著談到學長的第一份工作是怎麼來的?畢竟學長是「純商科」背景但卻在「交通」領域發光發亮,這讓我們非常好奇。「我後面會從事跟交通有關的工作其實是因為侯勝宗老師,他不是我的指導老師,但是我跟著他做最多研究,」而故事的開頭就像我們一般認知的碩班學生日常,學生在一旁悠哉地滑手機,然後就突然被老師交代了一些事,「他有一天給了我至少這麼厚的資料,要我讀完,裡面全都是計程車,然後讀完之後要跟他一起寫一個經濟部的產學合作,後來這個產學合作的成果還不錯,我就到那一家公司去工作了,」似乎也不是什麼令人特別意外的結果,但學長卻特別跟我們強調一件事,「可能學生時期你也許真的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也許你不知道這一個作業會帶給你的幫助,但是既然都花時間了就應該認真地完成它,要不然你要做什麼呢?」就好比他當初也沒想過讀完一疊資料就能獲得一份工作。
然後說到了學長工作期間發生的大小事,「當時這家公司是一個交通工程規劃的公司,整家公司呢,除了行政部門,只有我不是念交通畢業的,」卻沒想到這樣一個看似「異類」的存在卻也在公司找到了他的立足點,「那個時候整家公司只有我知道什麼叫作3G,只有我知道通訊規格是什麼,然後只有我有辦法協助客戶做完整的財務評估,」當時搭上了3G的潮流有許多相關的應用服務正在發展,像是現在搭計程車就會看到的後座廣告螢幕就是在那個時候規劃進而開發出來的。
後來學長因緣際會轉到了一家「電動巴士」車廠任職,「10幾年前的電動巴士不是像現在一樣,它是一個非常新然後非常不確定未來怎麼發展的概念,」當時的電動巴士因為相關的檢驗、驗證、測試與法規都還沒有一套相對應的標準,所以學長到職的首要任務就是讓電動巴士可以通過法規驗證並可以合法的銷售,「我離開那家公司的時候,台灣有接近75%的電動巴士是我協助銷售出去的」,也因為這樣的成績,要離職的時候公司的主要客戶便跟學長說「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讓我投資一份,」縱使那個時候連學長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接著會投入哪個產業。
以矽谷的說法這樣的過程叫「連續創業」,就是每次有題目就去實踐它、修正它,直到它繼續發展或停下來,學長在離開電動巴士公司之後與合夥人希望未來可以做「交通」相關的產品,只是當時還不知道要做什麼產品,於是利用公司盈餘嘗試了許多投資,在這期間也讓學長發掘了另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我自己深入參與過的募資,最大的金額是8億台幣,然後我大概花了半個小時的簡報跟半個小時的Q&A就差不多決定了,」就是讓投資人可以理解新創公司要做的「創業題目」是什麼,更白話一點就是讓大家知道最終的生產的「產品」會是長什麼樣子。
提到為什麼會創立《台灣智駕》學長卻說這也是一個不小心的過程,甚至打趣的說自己好像總是在不小心,「它的前身是農業博覽會自駕車的專案團隊,我們接到一個任務是要開發台灣版本的自動駕駛車,」而學長的合夥人沈大維帶領的團隊在當時就是負責去張羅整個專案所需要的資源,而這整個專案團隊技術人員其實來自4、5家不同的公司,學長很自豪的說,在這個案子之前,台灣出現過的自駕車都只是一個Demo、一個Show,「所以在我們這輛車之前是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的,」這個專案所產製的自駕車在當時連續營運了40幾天,載運了6千多人次,不論白天、晚上,不論颳風、下雨、大太陽,「那我們也因為這樣想說好像有點機會,所以後來這個專案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大家就想說那應該有組織、有系統的來做自動駕駛的開發,所以才成立《台灣智駕》這家公司,」學長便投身到原本覺得沒有什麼涉入機會的自動駕駛產業。
談到了在專案過程中讓學長與團隊最有成就感的事件,學長告訴我們,專案團隊從摸到車輛到讓它可以實現部份的自動駕駛(會走、會停、會轉彎),他們只花了4個月,是個相對耗時較少的案例,所以這個成果被全球驅動大廠NVIDIA(輝達)美國總部注意到並提到技術大會作為一個分享,而這個「肯定」也或多或少強化了學長與合夥人創立公司的決心。
「這是一個不成熟的產品,所以我們要先想辦法建構正確觀念在目標使用者身上,」因為自動駕駛相關的產品其實現在還是一個「概念」,所以身為產業的先行者「建構正確觀念」與「找尋目標使用者」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做紀錄片,我們要做各式各樣的形象上面的建構,到處去演講什麼的,其實那些都是增加目標使用者對我們的信任,」而學長也提到現階段他們公司很算幸運,因為供給相對稀少,所以客戶都是自己找上門的。
接著學長也跟我們談到了現今的自駕車技術,不論是在台灣或是全世界,其實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地步,所以「如何讓技術變現」也就是「什麼樣的商業模式能帶來獲利」成了各家公司積極思考的重點,「最近我們團隊有一個比較顯著的里程碑就是我們把我們的自駕巴士賣到海外去了,這有可能是台灣第一個把自駕車整套技術,包含基礎設施,打包銷售到海外的案例,」學長接著說這次的銷售對象是泰國當地綜合性大學排名第一的朱拉隆功大學,雖說是將產品外銷,但公司團隊其實把這筆訂單視為一場很重要的合作。
「除了自駕車技術外,我們也把在台灣因應自駕車衍生出來的,包含V2X技術,包含智慧候車亭,各種5G的應用都一併帶到海外,」因為希望未來自駕車的技術可以應用在車隊管理或者是交通管理上面,再加上東南亞的交通特性非常適合作為演算的基礎,所以透過這次的合作與當地進行共同開發,做一些的演算法設計。
「人才」是相對不好尋找的資源,特別是自動駕駛這樣一個新興的趨勢科技產業,「自駕車在台灣就是第4年而已,如果有一個人跟你說『我做了10年的自駕車』他是騙你的,因為沒有這樣子的人,」也因為如此,台灣並沒有一個專門適配這樣一個產業的科系,學長也只能透過將需要的技術拆解成已知的技術領域去找尋合適的人,但是除了技術以外,還有一個特質相當重要,「我們就是要找到很樂於接受挑戰的人,」學長很明確的說出這個特質需求,「因為我們正在做一個世界上還沒有人成功的事情,」畢竟這是一張空白的考卷,永遠不知道要回答多少的問題才能得到成果。